关键词:童话|儿童文学|原创| 
  在草原上,有一个大湖。     大湖岸边上,有一块庄稼地。     庄稼地里,长着一片苞米,苞米像绿色的野火一样蓬蓬勃勃。     苞米地的四周,用铁蒺藜网子拦了起来。     在苞米地入口处的铁栅栏门上,挂着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青饲料基地。     此时此刻,小熊米拉紧抿着嘴巴,反复打量着铁栅栏门上的木牌子。     他紧蹙着眉宇,额头上的白斑凝成了一颗珠子,他沉浸在思索中,陷入了困惑里。     小熊米拉不明白,明明是一块苞米地嘛,怎么挂着青饲料基地的木牌子?     青饲料基地的铁栅栏门上,没有上锁。     他想起了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对于青饲料基地,是得实地考察一番,才会有真知灼见。     这时候,喜鹊妈妈落在了铁栅栏门旁的苞米上,小熊米拉没有发现。     于是,小熊米拉轻轻地拉开了铁栅栏门,有如一个探险的骑士一样款款地走了进去。     苞米地,一个绿色的城堡。     绿色的城堡,欢迎一个不速之客。        苞米长得真旺,一人多高,苞米叶子挺秀透亮,小熊米拉想,苞米叶子像外祖母家养的巴西木的叶子一样,青翠欲滴。     沿着一垄苞米,在明媚的阳光中,在热哄哄的地气里,在叶子不时地拦挡和苞米的凝重之间,他神采飞扬地走到了苞米地的另一头。     站在地头,小熊米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点了点头,额头上的白斑宛如一颗闪光的星星。     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眼前的苞米,苞米地像城墙一样矗立在眼前,蔚为壮观。     他又走进了新的一垄苞米里,一步一个脚印,返回铁栅栏门时,怀里抱着鼓鼓囊囊的一抱掰下来的苞米。     他把苞米放在地上,地上堆起了小山似的珍珠翡翠。     他如释重负地伸了伸腰,舒舒服服地吁出了一口气,快活地微笑着。     此前,黄羊姐姐来到青饲料基地的时候,看见铁栅栏门洞开,大吃一惊。     于是,她悄无声息地躲在了一块大石头的后面,默默地观察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当她看见小熊米拉走出了苞米地时,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     黄羊姐姐从大石头后面走了出来,笑孜孜地说,“小熊米拉,你好?”     小熊米拉不由自主地拍了一下双手,“黄羊姐姐好,跟你打听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     “这苞米地是谁家的?”     黄羊姐姐不以为然地说,“你这么郑重其事,什么事儿呀?”     小熊米拉感慨万千地说,“黄羊姐姐,你不知道,除了在课本里在电视上在睡梦中,见过苞米地,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在地里的苞米,真壮观呀!”     黄羊姐姐说,“祝贺你,好梦成真。”     小熊米拉一指铁栅栏门上的木牌子,恳切地问,“黄羊姐姐,我琢磨了半天,也不明白青饲料基地是什么意思?”     黄羊姐姐好像一个行家里手一样,认真地介绍说,“青饲料基地里种植的是一种良种苞米,青饲料的加工工艺是这样的:不用等到苞米完全成熟,就把苞米割倒,用切割机将苞米秸秆切成一节一节的,然后,放进水泥池中加以密封,密封发酵之后,是奶牛的上好食品。”     小熊米拉很疑惑,“那……苞米上正结着的苞米呢?”     黄羊姐姐说,“没有成熟的苞米与秸秆一起,被切成一节一节的,密封发酵。”     “太可惜啦!”     黄羊姐姐说,“一点儿也不可惜,因为在青饲料基地里种植的苞米,要的是秸秆不是苞米。”     “我明白啦,黄羊姐姐,有一个问题,不知你想过没有?”     黄羊姐姐说,“什么问题呀?”     小熊米拉神秘地问,“你知道我掰这些苞米干什么?”     “不知道。”     小熊米拉说,“我是在证明一个真理,修正一个错误。”     “什么真理?什么错误?你把我弄糊涂啦。”     小熊米拉说,“谁都有糊涂的时候,很正常。听说草原小城里,难得糊涂,几乎成了一句流行的口头禅。”     “难得糊涂,是一种心性修炼。”                 小熊米拉说,“草原上有一句俗话:狗熊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你知道吧?”     黄羊姐姐温和地看着小熊米拉,“听说过呀。”     小熊米拉有一种嫉恶如仇的神态,“这一句俗话,很刻薄,很肤浅,很没有诗意,也很伤我的自尊心。”     黄羊姐姐劝解道,“这一句俗话,并不是针对你小熊米拉,请你不要介意。”     小熊米拉一针见血地说,“黄羊姐姐,这一句俗话,如果仅仅是针对我小熊米拉,我可以不介意;但是,这是针对我们熊的家族,因此,我无法容忍。”     黄羊姐姐充满同情地说,“我理解你的感受。”     小熊米拉说,“我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所以,我刚才在地里走了一趟,我掰的苞米一个也没丢。接下来,我有一个请求,请黄羊姐姐到苞米地里走一趟。”     黄羊姐姐说,“你让我到苞米地里走一趟,看一看你是否有遗落的苞米?”     小熊米拉说,“就是这个意思,请你给我做一个证人。”     黄羊姐姐立即加以否定,“叫我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我百分之百地相信你。”     小熊米拉说,“黄羊姐姐,你相信我,这不行啊,法院并不相信,需要举证。”     黄羊姐姐连连发问,“法院?你要打官司?谁是原告?谁是被告?需要你举什么证?”     小熊米拉说,“我是原告啊,被告是流传在社会上的这种说法——狗熊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这种说法十分错误,十分荒谬,十分刻毒,不利于社会和谐;应该改为——狗熊掰苞米,一个也不会少。”     黄羊姐姐说,“你的被告是流传在社会上的一种说法,并不是独立法人,法院不会受理你的诉讼。”     小熊米拉的话语,坚如磐石,“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也要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时候,喜鹊妈妈说,“小熊米拉,我可以为你作证。”     小熊米拉很吃惊,扭过头去,看见喜鹊妈妈站在铁栅栏门上。     黄羊姐姐惊诧地说,“您可以作证?”     喜鹊妈妈说,“从小熊米拉走进青饲料基地开始,一直到黄羊出现,这里发生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小熊米拉睁大了眼睛,“真的?”     喜鹊妈妈说,“不信的话,请黄羊帮忙数一数小熊米拉掰下来的苞米,一共是七七四十九穗。”     小熊米拉张口结舌,因为自己究竟掰下来了多少穗苞米,心中无数。     黄羊姐姐说,“那好吧,我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穗苞米。”     小熊米拉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黄羊姐姐一边数,一边嘴里念叨,“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四十……四十六……四十九,对,一共四十九穗苞米。”     小熊米拉说,“喜鹊妈妈,谢谢您。”     喜鹊妈妈说,“小熊米拉,你掰苞米的时候,我飞在你的头顶上,你没有发现我。你掰下一穗苞米,走几步,回头看一看,苞米有没有掉在地上,你很细心。确确实实,你一穗苞米也没有丢;但是,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掰了多少穗苞米?”     小熊米拉问,“这……您是怎么知道的?”     喜鹊妈妈说,“到了铁栅栏门口,你曾问自己,你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我听到了——你说,我一共掰了多少穗苞米?然后,你遗憾地摇了摇头。”     小熊米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喃喃地说,“喜鹊妈妈,再一次谢谢您,我的证人。”     喜鹊妈妈说,“我们做事要心中有数。我出现在这里,已经证明了三件事:第一,小熊米拉掰的苞米,一个也没有丢,我眼见为实;第二,小熊米拉不知道自己究竟掰下来了多少穗苞米,因为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有没有掉在地上的苞米;第三,小熊米拉一共掰下了七七四十九穗苞米,我替他数了数。我的作证,到此结束。”     小熊米拉说,“这么说,我没有必要上法庭啦?”     喜鹊妈妈说,“流传在社会上的这种说法——狗熊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这是一种传统观念,认为狗熊很笨,不识数。小熊米拉,你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做事一丝不苟,这就够啦。”     小熊米拉说,“喜鹊妈妈,再一次,再一次谢谢您。”     喜鹊妈妈说,“我会把你到苞米地掰苞米的这件事儿,告诉草原上的人们。还有一件事儿,我的小宝宝吃了你给的灵芝,病好啦,再一次谢谢你,小熊米拉,再见。”     小熊米拉很高兴,看着喜鹊妈妈飞走了,蓦然想起了一件事儿,他一拍脑门儿,惊讶地说,“哎呀,刚才忘了问喜鹊妈妈,这苞米地究竟是谁家的?”     黄羊姐姐说,“是我家的。”     小熊米拉说,“说来说去,这是你家的苞米地?天哪,我掰了你家地里的七七四十九穗苞米,该赔多少钱?”     黄羊姐姐说,“小熊米拉,你很有探索精神。前些天,你爬上了沙枣树,帮我找到了白金项链,我一直想谢你。好啦,我点一堆篝火,找几穗饱满的苞米,我们烤着吃吧。”     小熊米拉额头上的白斑宛如灯火一样,他说,“黄羊姐姐,你很有诗意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