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文艺评论】今天,我们给孩子读什么?
作者:文艺妹     来源:江西日报文化赣鄱    点击数:
  孩子的阅读和成人的阅读有太多不同,他们像透明的空瓶子,我们往里面填装什么,他们就呈现出什么色彩。所以,谈到阅读,我们总会想到孩子——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文学食粮?我们应该给我们民族的未来打上怎样的精神底色?
  
  今天,我们请到当今儿童文学界非常活跃的三位作家,来谈谈儿童文学创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各自的创作——我想,他们的创作是具有标本意义的。
  
  今天,我们给孩子读什么?
  
  ——聚焦儿童文学创作
  
  嘉宾名片:
  
  郑允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84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童话专集15部。其中《吃耳朵的妖精》《树怪巴克夏》分别获得中国作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怪孩子树米》
  
  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吃耳朵的妖精》入选“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彭学军
  
  儿童文学实力派作家,江西作协副主席。1989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你是我的妹》《腰门》《纸风铃紫风铃》等四十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一些作品被译作英、法、韩、日等多种文字输出海外,《你是我的妹》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阿桃》。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大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喻虹
  
  2007年开始业余创作,2010年转入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清水河》《一朵花开的时间》《风往哪里吹》《向阳而生》等少儿小说十余部。获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主持人:李滇敏
  
  童书出版:繁荣兴盛还是鱼龙混杂?
  
  主持人:对于童书市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一种认为如今创作繁荣、出版兴盛,另一种则认为,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请问几位作家如何评价现在的童书出版和儿童文学创作?
  
  郑允钦:必须看到,童书出版的市场化运作在繁荣了创作的同时,还是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利益的驱使,现在各大出版社的童书出版可谓“争先恐后”,但是,质量良莠不齐。不少作品形式大于内容,成为印刷精美的“垃圾”;一些劣质国外童书不断引进,一些名家作品不断重印,也显示出我们原创能力的不足。
  
  喻虹:童书出版目前的确处在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我接触的一些不是专业做童书的出版社,都开始向我约稿,好多非童书专业的出版社都把推出童书作为向市场进军的一种手段。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阅读,作为拥有特殊读者对象的童书,市场需求比其他类书籍更大;另一方面,即使在新媒体时代,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也会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选择购买传统纸质书。相应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品涌现。但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出版的注重利益、简单模仿,创作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有些儿童文学作家一年出版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这数字本身是令人堪忧的。我觉得不管是出版还是创作,作为肩负重要使命的儿童文学,都应该放慢脚步,调整状态。
  
  主持人: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等科幻小说及科普读物非常多,孩子们也特别欢迎,这些年好像科幻、科普的作品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
  
  郑允钦: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从前,科幻和科普文学是儿童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你提到的这些作品也确实深受孩子们欢迎,现在,这类作品非常少了,我想,这也是急功近利的创作追求和出版追求导致的吧。科幻和科普类作品的创作难度无疑更大。人们不太愿意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创作一部好的科幻或者科普文学作品,即便创作出来,出版社也未必感兴趣。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好的科幻和科普作品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追求科学的精神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不能任由这个品种消失。
  
  主持人:人们都在追求畅销,现在儿童文学的畅不畅销,是创作类型决定的还是市场运作方式决定的呢?
  
  彭学军:市场运作的问题我不懂,仅从创作类型来说,对作品的销量是有影响的,一般说来,表现儿童当下的校园生活、顺依儿童的阅读趣味、注重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类型化读物比较畅销。因为对这类图书的阅读没有难度,无需引导,孩子的接受度很大,容易形成从众阅读。
  
  主持人:片面追求趣味、娱乐、消遣,热衷于没有难度的阅读,这种阅读是让人担忧的。
  
  江西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不大、实力不俗。有传统、有传承、有代表作家、有优秀作品
  
  主持人:江西儿童文学创作的态势如何?
  
  喻虹:我觉得江西的儿童文学创作,相比于其他省份而言并不占优势。我们省专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并不多,但是,江西作家这些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不少,且很有分量,有些获得国家级大奖,有些市场反响强烈。郑允钦老师和彭学军老师是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在他们的带领下,一批年轻的作家正在成长。
  
  郑允钦:江西虽然不像北京、上海、四川、浙江、江苏、湖南等省份有着庞大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但是,江西的儿童文学创作有传统、有传承、有代表作家、有优秀的作品。其实,在老一辈作家中,杨佩瑾、罗旋、孙海浪都曾经创作过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历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中,江西作家都有非常好的表现:我的《吃耳朵的妖怪》《树怪巴克夏》分别获得了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彭学军的《纸风铃紫风铃》《腰门》分别获得了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如果算上在外地工作的江西籍作家,张品成的《赤色小子》《永远的哨兵》,谢倩霓的《喜欢不是罪》,曾小春的《公元前的桃花》分别在第四、第五、第七、第八届中获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儿童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从这份获奖名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江西作家的不俗实力。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江西的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虽然不大,但是每个年龄层都有代表性作家,呈现出非常好的梯队层次和一种接力态势。尤其是在座三位,我觉得分析你们的创作是具有标本意义的。
  
  郑允钦:把童话的根深扎进现实生活的土壤,让它结出奇幻的、充满想象力的果
  
  主持人:郑老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有30多年,您曾经提出“中国传统儿童文学作品中已知的东西太多,未知的东西太少。作品中总在重复老师、家长说过的话”,您还说过,“中国童话创作,如果仅仅是跟在教辅后面爬行,永远也飞不起来”“要把孩子从外国动漫作品和网络中吸引过来,儿童文学需要增加想象力,增强奇幻性”……我深以为然,您觉得什么样的童话是好童话?
  
  郑允钦: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开拓童话的创作空间,我们大多数的童话还在重复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或者重复爷爷奶奶给我们讲的民间传说,如果童话仅仅停留于作教辅的补充,仅仅停留于民间传说,仅仅停留于王子、公主、灰姑娘的故事,那就太落后了。
  
  我觉得童话是一种空间非常大的文体,一部好的童话不仅要有飞扬的想象力,还要有探索性,要有对现实、对社会的思考。童话的根必须扎进现实生活的土壤,但是它结出的果必须是奇幻的、充满想象力的。《安徒生童话》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既充满着奇特的、有趣的想象,又有作家对现实、对社会的提炼和总结,所以它温暖。
  
  主持人:您说过“要写一种儿童喜欢读,成人也爱不释手的童话”,怎么才能做到这点?您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给孩子们传达一些什么?
  
  郑允钦:是的,这是我的追求。我现在的创作不追求量,写得很慢。我在做一个探索,想尽可能地拓展童话的表现空间,尽量地使自己的作品既让孩子喜欢,也能得到成人读者的欢迎。要做到这点,我觉得,它首先应该有趣,其次,要把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放进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既有可读性,又有思想性,要让小读者们在奇幻中认识世界。
  
  我觉得我们所有的童话作家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向安徒生学习。
  
  彭学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备更大的良心
  
  主持人:学军是当今儿童文学界最活跃的作家之一,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尤其受女孩的欢迎。你的作品好像比较多地关注女孩的成长,是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还是另有考虑?
  
  彭学军:应该是这样的吧,每个女人的前生都是女孩,写女孩的故事,几乎是信手拈来。不过,这几年开始转向写男孩,一是因为女孩写得太多了,有点穷尽的感觉,再写,觉得不能比之前的更好——一个东西,如果写出来自我感觉不会比之前的更好,我就会失去写下去的热情和信心。二是,我突然发现,男孩身上有更多的故事,或者说,有更多发生出人意料的故事的可能性。
  
  主持人:读过《你是我的妹》《腰门》,感觉和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不一样,你的作品似乎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里长出来的。或许正因为它是有“根”的,所以有着可以和时间抗衡的生命力。这种有“根”的创作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里似乎不多见?
  
  彭学军:很高兴你对我的作品有这么高的评价,我不知道我做得是不是真有这么好,但我确实是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写出有根的作品,根植于大地,枝枝叶叶却尽可能地向上伸展,迎风挥舞在无限高远的云天之下,底蕴深厚,却又轻灵诗意。无数的日子挟风带雨呼啦啦地从它身边跑过,它却稳稳地伫立在了时间的深处,留在了一些人的记忆里或书架上。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学追求,追求不同,作品的个性不同,而这些作品都是孩子需要的,不同层面的作品都读一读,丰富的阅读体验更有助于孩子将来自主阅读的理性选择。
  
  主持人:读你的作品有一个非常深的感触,那就是美。文字、意境、情怀……都是美的。我觉得在如今这样一个文化日益多元化的环境下,这样一种诗意的、美的追求是非常可贵的。让孩子们在体会成长的同时,感受汉语的美、人性的美,感受一切美好,比让他们上多少补习课都重要。能否谈谈你的创作观?
  
  彭学军:如果你打算做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那么,这是你的责任,把你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真善美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还会有比这重要的吗?
  
  主持人:我以为,相比其他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使命更神圣,你觉得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彭学军:作家是社会的良心,相对于其他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最大的特质就是应该具备更大的良心。良心关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孩子没有甄别能力,不能一眼洞穿作品中“不干净”的东西,而良心大的作家会很自觉地把这些东西过滤掉。再就是童心,有童心的作家才能写出有童趣的作品。
  
  主持人:作为一个获过诸多大奖、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你如何评价江西的儿童文学创作?对年轻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有何期许和建议?
  
  彭学军:湖南、湖北、浙江、辽宁……都已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群,但江西还没有,一起努力吧。当下,儿童文学市场前所未有的好,给了年轻的作家们很多的机会,机会多,诱惑也多,容易忘记初心。应该多些敬畏、少些功利,给自己阅读、沉淀和思考的时间。这是对年轻作家说的,更是对我自己说的。
  
  喻虹:“励志”是我创作的意外收获,但并非唯一追求。我希望更加贴近心灵,返璞归真
  
  主持人:喻虹是近年来成长迅速的儿童文学作家。你的作品比较多地关注那些残障、单亲、留守、困难家庭的孩子,为什么?
  
  喻虹:我有过很长一段做小学教师的经历。也许是教师的职责使然,我总是特别关注那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有困难的少年,因为他们的成长比普通孩子的成长要艰难得多,而我也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去帮助他们。现在,我离开教师岗位已经七八年了,总是希望还能通过自己的作品给更多类似的孩子带去成长的力量。
  
  主持人:你的作品被称为“最暖心的成长励志小说”,励志是你的创作追求吗?
  
  喻虹:创作的时候其实没有考虑这么多,我只是想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励志”这个概念是在作品走进读者后,读者们总结出来的。不管读者从作品中读出了什么,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是有益于他们的成长的,我都很高兴。“励志”是我创作的意外收获,但并非唯一追求。我希望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加贴近心灵,返璞归真。以后会多写一些普通孩子的成长故事,尽量展现原生态的文学美。这需要我更多地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去,不仅仅是我这个人,还有我这颗心。
  
  主持人:写了这么多坚强勇敢的弱势少年成长故事,有没有觉得自己身上有和这些少年类似的品质?
  
  喻虹:我相信文如其人这个说法。2013年以前,我常说自己的生活经历是一帆风顺的。在我的创作渐入佳境时,却遭遇了其他方面的打击,很高兴我最终勇敢走了过来。回过头才发现,我塑造的一系列坚强不屈的少年竟然也成就了一个初心不改的我。
  
  主持人: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文化营养?
  
  喻虹:快餐文化盛行,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更要理性和智慧。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作品能够让孩子们感知阅读的美好,感受文学的魅力,能够帮助孩子们构建一个健康的精神家园。儿童文学作家与其他类型作家的最大区别是我们必须是撒播真、善、美种子的使者,在创作中可以写生活中的苦难困厄,但一定要让孩子们看到美并相信美的存在。
  • 上一篇文章: 让儿童文学更接地气 上海首创社区儿童文学活动专业机构

  • 下一篇文章: 重庆巴南儿歌研委会召开中国儿歌大系巴南入集作品研讨会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