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谢有顺点评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尊重那些有价值的细小的声音
作者:谢有顺     来源:儿童文学大本营    点击数:
  青年理应是有棱角的,
  
  才华在萌芽的时候往往是带刺的

  
  点评者 | 谢有顺
  
  一
  
  每年高考作文题一公布,都会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我去年曾说,“反正公众不可能去讨论数学、物理或英语题如何如何,大家只好拿作文题出气了。”这是事实。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的题目,总体印象,和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相类似,有非常清晰的时代气息和思想语境,如果考生平时爱看《厉害了,我的国》等作品,对这个题目肯定有话要说,而且还可以语调铿锵。
  
  这个题并不难写。它是一则多角度、开放性的材料作文题。其中材料讲的是中国新世纪以来的重要发展节点,涉及人口、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要求考生从中捕捉、提炼、概括、理解中国当下的现实,并鼓励青年结合自己的使命感、理想信念来谈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关系。
  
  题目很大,看似贴近一代人的成长纪事,但写起来要想不宏大、不空洞,也难。它的好处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话要说,而且,只关注自己的小趣味、只玩点小聪明,显然是不够了。无论是作文,还是文学创作,确实需要思考一些大问题,写作不能总是被破碎的小事所牵引,而忽略宏观的、对每个人影响至深的时代性、历史性问题。但是,话题和材料过于宏观,对于高中生来说,很容易被处理成追求辞藻华丽和思想正大的新八股文。中学生对自我生活的感受普遍是不够明晰的,对社会历史的理解更是有限,这个时候,若用过分宏大的、价值观单一的材料来暗示他、引导他,多数人肯定写的都是立意高度相似的雷同之文。
  
  不会离题,估计也无新意。毕竟,所谓以小见大,所谓家国命运下的个体关切,并非一般青少年所能做到的。相比之下,江苏、上海、天津的作文题目出得更好。
  
  二
  
  但这种宏大的题目,并非没有留下个人可以自由发挥的缝隙。一个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个是“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这两个点非常重要,你想做出与众不同的文章,这里就是切入点。
  
  考生可以从代际的差别入手,写自己爷爷辈、父辈的故事,再写到自己的“际遇”,形成一个对比。很个人的角度,但可以发现卑微中的坚韧与光芒。考生也可以从未来的角度,把现实与未来做一个神奇的结合。十八年后的青年会想些什么,十八年后回望今天有何感慨,这里的想象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毕竟,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想破脑袋就是为了和别人不一样,通过出新而出人头地。
  
  由此我在想,我们从一名十八岁考生的高考作文里希望看到什么呢?当然是他对汉语的熟练使用能力,以及他的想象力、思考力,逻辑表达能力。简单说,是要从作文中看到一位考生的才情。
  
  这是高考作文的个体伦理。
  
  理想状态下,高考作文的题目设置应以个体伦理为主,有助于发挥、发现一名青年在一门语言的创造性使用中的才华和情怀。但今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的题目仍由公共意识统领,个人的处境、思考、理想仍要服从既定框架。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慈禧太后要同治皇帝选皇后,说是可以自主择爱,但选错了还是不行的。表面上看是由个体“作文”,实际上还是要写集体话语。它与社会的整体语境完全一致。
  
  三
  
  由于今年的高考作文很像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估计这批考生大学毕业后,想考公务员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也必然引发大家对教育制度、高考制度缺失的思考与追问。
  
  我愿意就此多说几句。
  
  几乎每年到高考临近的时候,总会有人来问,高考制度如何?朋友中,对之严厉批判者也不乏其人。我的观点是,高考虽有各种弊病,但在目前的中国语境里,它依然是最公平、最民主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没有高考,阶层固化会更严重,底层和偏远地区的人就会更无出头之日。
  
  所以,每个人都需尊重高考。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高考有点像科举考试的现代版。的确,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应高考这种形式,但真正的人才,应该学会“戴着镣铐跳舞”,任何游戏规则都压不住的人,才是大才。我一个朋友说,有大才华者,高考一定不在话下,连高考都应付不了的人,可能会是一个好的手艺人,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思想者和文化人。
  
  我尤其反对盲目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和权限。好经怕遇歪嘴和尚。自主招生的初衷,是想给有特长但不太会考试的特殊人次开辟通道,但它必然架不住低信用社会的糟蹋。在一个权力可以通吃的社会,只要“自主”,就一定可以运作,一定可以通融,只要你官够大、钱够多,总有空隙。
  
  还是通考通招最好,不要另开口子的土政策——比如扩大自主招生、特长生加分之类。想扩大保送生、自主招生数的人,骨子里可能是想恢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你看看现在的保送生,只怕很多都是官家子弟、富家子弟,因为现在的特长生,几乎都是雄厚的资金培养出来的。虽然也有例外,但多数是如此。
  
  唯分论不好,不唯分更糟。有些穷孩子,连去参加外地高校自主招生的路费都出不起,他再有才,也与自主招生无缘,这是更大的不公平!
  
  还是硬考吧。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有无背景,只要分数考得比人高,就任何人也刷不掉你,你就有可能由此走向新的生活阶层。高考可能是很不好的制度,但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比它更好的。
  
  四
  
  作文也是如此。可能这些材料、这些题目,限制了你的才华,你无法发挥,你委屈。但在目前的语境里,你既然参与了这个应试教育的游戏,最好的出路就是把这个游戏玩好。你能拿到高分,你就是胜利者。
  
  有些人总是对那些按既定套路写、进而得高分的作文冷嘲热讽,甚至视之为僵化、模式化教育的产物。我不这样认为。一个人不放纵自己的才华,而把自己诸多奇思妙想控制在一定的规则之内,适应现有的规则,争取拿到高分,这不仅无可厚非,还是一种智慧之举。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之大事,为逞一时口舌之快或故意剑走偏锋而丟分,这丢失的分数你能补给他吗?他本来可以上重本的,现在只能上专科了,后续的发展命运会一样么?
  
  古人说:“文有一定之法,有无定之法。有定者,所以为严整也;无定者,所以为纵横变化也。”(姚鼐)能掌握“一定之法”,把文章写得“严整”,让改卷老师打出高分,这也是一种本事。
  
  我遇见过一些很有文学天赋的少年,私下创作时,往往天马行空,想别人所未想,修辞、语言也充满个性,但一到正规的考试,他就换一套笔墨,尽量顾及现有的作文要求以及老师的口味,这才是高人。他不是虚伪,而是看穿了这个游戏的底牌,考试就是一个目的——如何从众人中胜出,至于要展示你独特的才华,以后还有大把机会,未必要用高考的这个舞台来表演。
  
  更聪明的人,除了“一定之法”,还能看到“无定之法”。既有师法,又有变通。在不撕裂现有教育价值纽带的情况下,求新意,讲个性,有不同的角度、写法,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这当然更值得鼓励。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说过一句话:“敏锐的眼睛就是作家的手艺工具,他要敏锐得足以能看到自己以及还没有进入视野的东西。”这可能是高要求,但全国近千万的人参加高考,敏锐的人总是有的,天才总是有的。马克·吐温也说,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艺术之所以有魅力,规定时间内写出的好作文之所以能让人惊叹,秘密就在于此。
  
  “取其法度,兼以巧思”,它不仅适合于作画,也适合于作文。
  
  考生这一方求稳,不冒险,是天经地义、可以理解的;但另外一方,就是改卷老师这一方,却不应一味高看平稳、中正之文,而要给那些有想象力、有创新精神、文采佳而思想可能稍显偏锋的作文留出空间,甚至要为这样的作文喝采。
  
  我想对改卷老师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一个青年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正义、善良、悲悯、勇气,无不从想象力中来。无想象力,精神就会贫乏、枯死,未来就会一片黑暗。那些奇妙之思,那些俊美灵魂下面不愿被规范的余绪,那些不想人云亦云的胆识,那些你未必喜欢但充满探索精神的文体和修辞,让它多生长一会。
  
  青年理应是有棱角的,才华在萌芽的时候往往是尖锐的、带刺的,不要用我们的老成、听话、圆滑甚至胆怯来压制他们。不要夸大尖锐的声音的破坏力,而是要善于倾听它。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恰恰不是那些正确、稳妥、滴水不漏的废话,而是需要有更多有感而发、更多有自己说话腔调和思想见地的真话。尊重那些有价值的细小的声音,小声音汇聚起来,就会成为大声音。
  
  (根据多家媒体记者的电话采访录音整理而成,感谢记者整理电话采访稿的高效。点评者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学士帽,分割线
  
  谢有顺6月9号、10号讲座预告:
  
  主题:阅读为何这么重要——兼谈高考作文
  
  主讲:谢有顺
  
  时间:6月9日(周六)15:00-17:00
  
  地点:佛山·第壹时区·闲情日志咖啡店(导航搜索:第壹时区or 佛罗伦萨小镇)
  
  铅笔 分割线
  
  主题:小说是一种生活智慧
  
  主讲:谢有顺
  
  对话嘉宾:魏微
  
  主持:王威廉
  
  日期:6月10日 (周日) 15:00--17:00
  
  活动地点:扶光书店(越秀区保利中环广场南塔M层)
  
  电话:020-87301288
  
  主办:广州市作家协会、扶光书店、我们读书小组
  
  *欢迎有兴趣的听众报名参加!*
  
  银色金属分割线
  
  回顾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
  
  若能宽容各种思考,这题目就是成功的
  
  点评者 | 谢有顺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
  
  2017年广东的高考作文题(全国卷Ⅰ),不足主要有二:一是相对忽略了农村孩子的见闻与感受,毕竟多数关键词,还未进入过农村孩子的日常生活。二是立意的预设很明显,只能从正面写,否则难得高分,这就大大限制了考生自由思考的激情,尤其那种本来可以纵论中国、快意人生的考生,因为受制于一种颂歌式的思想结论,必然在作文中束手束脚,难以尽兴。
  
  古人说,“若依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是啊,思想上都成了别人的“臣仆”,这就会出现大量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
  
  假若作文说明中去掉“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句,只强调“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考生的思想自由度就会大很多,就可以大胆去写一个自己所体验到的真实的中国,或者想象一个未来的中国,所谓“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袁枚)啊!可一旦限制为“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潜台词就只能写一个“美丽中国”,题旨单一,作文也就难免千人一面。
  
  王夫之说得好:“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确实应当从事实出发,从中探究道理,不应先划出道理的框框条条,用来限制青年人对事实的认识和研究。
  
  但总体而言,这个题目还是比往年好。给出这么多个关键词供考生选择,有现实感,也容易找角度,不至于无话可说或歧义重重。可是,要写好也并非易事啊。如何选择关键词,将其有效组合在一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思径,这对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是一种考验。
  
  能在作文中看到一个国家的青年的思想,并鼓励他们去自由思想,这样的作文训练和作文考察才是有意义的。
  
  2017年作文题所给出的这些关键词,对应中国当下最热门的事件和现象,这对以后的考生是一个引导,那就是不能只死读书,也要关注我们的时代,关心我们所处的境遇,要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它还需要考生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个人的观察、理解、想象,同时,处于介绍者的角度,也意味着考生要有立足点,也要有一种情怀,把自己融进去,才能写出一个让别人可以理解的中国。
  
  这个认识的个人特色和深度如何,是关键。
  
  考生可以选择“熊猫”、“京剧”、“长城”等词来书写一个独异的中国;可以选择“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广场舞”等词来探讨中国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选择“高铁”、“一带一路”、“美丽乡村”等词作为国家战略或发展现状来加以讨论;可以选“中华美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民生事项来展示中国的另一面。选择可以多样化,说明作文题有弹性,于考生而言总是好事。
  
  这是稳妥的写法,平正,得体。
  
  但要见出个人风格,还要看一个考生对于现实中国的理解能力,他破题越深,个人体验越独特,就越能与众不同。最怕的是考生都用大而化之的新闻腔写,而忘记了作文后面应该有一个“我”。
  
  敢于凸显“我”,反而容易出彩。
  
  写一次坐高铁或骑共享单车的经历,一次游长城、看京剧的感受,一次用移动支付的趣事,乃至一次自己学做美食的小事,都可以生发出无穷想象,从小事中认识中国生活的情趣和肌理,并通过对中国当下现实的描绘建立起自己的思考角度,攀援一个思想高度。
  
  清人松年说:“吾辈处世,不可一事有我,惟作书画,必须处处有我。”作书画如此,作文又何尝不可以如此。大胆呈现“我”,以及“我”所认识的中国,才能真正让外国青年见识到中国青年的风彩。
  
  最后,我也要恳请那些改卷老师,以及那些巡查改卷现场的老师,应该有开阔的心胸,世界的眼光,对于那些有“我”的私见、异见的作文能高看一眼。假若有考生在作文中批评中国、针贬中国的现状或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困境,老师们也能视其作文的文采与思想的独异给予公正评分,切不可以思想是否正面、是否正确与否作为评分的惟一标准。
  
  毕竟,人文学科并不是教人如何成功,而是教人如何质疑成功的。“处在所有人文学科最核心的,是一场海纳百川而深思熟虑的,关于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与生存的讨论”,而这样的讨论,不该盲目崇尚任何结论。
  
  因为,任何时候,只有一种声音的中国,都是死寂的,无望的。
  
  (本文观点根据《羊城晚报》《文艺报》等媒体的采访整理而成。)
  
  银色金属分割线
  
  回顾2016年高考作文点评:
  
  总要建立标高,供年轻人攀援
  
  点评者 | 谢有顺
  
  2016年作文题(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I卷)的形式还不错——用漫画作为作文材料,符合现在学生的接受风格。这样的题目好写,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至少据此完成一篇作文不是难事,也不容易跑题。
  
  但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意义呢?既肤浅,又无想象空间,与一个青年人应有的思考力极不般配。它看起来可以发挥考生的观察能力,每个人可就自己的观察,审题、构思、找角度、表达观点,但它最大的局限是意旨简陋,指向性太明确,且有过于清楚的价值暗示,这种暗示甚至是结论性的,无非就是不要以分数高低论输赢,拒绝过于功利、严苛的教育方式,或起点低的哪怕进步一点也是进步,起点高的退步一点也会被另眼看待,再比如要辨证看进步与退步问题——如果考生真这么写,又太一般,太没新意了,这是大家都懂的肤浅道理啊!结果估计就是千篇一律,都在说点小常识、小道理,而要独辟蹊径,要出彩,很难,要关怀世运、纵论中国,更难!
  
  这可是全国卷,对象又是高中生,还出如此简单的、缺乏思考力的题目给他们作文!数百万的青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共同探讨的不过是分数高低是不是最重要的这种毫无思想光彩的话题,这个民族怎么会出思想家?怎么会有独立人格?这样肤浅的题目,就是拿来做中考题都显得太过简单了,何况高考!有一个老师说得好,古代的科举考试至少还在不同时期引导考者去读四书五经,可今年作文题要引导学生读什么?我看什么也不用读,有一点小聪明足矣!
  
  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耍小聪明,甚至还鼓励大家耍小聪明,以致给高中生也出这种有点小聪明就会做的作文题,根本不关心他们读了什么书,想了什么人生问题,有何个人创见!
  
  好的作文题理应蕴含人生意趣或家国情怀,在思力上更应敞开无穷可能性,至少国家层面要有意做这种引导,而不是让这些青年都去重复那些一目了然的结论,都去靠一些小小的思想甜点过日子。
  
  毕竟,参加高考的都是些十八九岁的青年人了,都应该有相当的思想力了。可现在的出题者,故意设计把思考力往理科上引,文科呢,仿佛只需小学水平就行了。作文更是如此,抖点小机灵,套几篇范文,甚至掌握点作文的奇技淫巧就可以得高分。几十年了,都是这样,实在可叹!
  
  我当然知道,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素质,作文能写得文从字顺都已是奢望,还谈何思想?谈何纵论历史与人生?成人尚且不读书,老师尚且无思想,又怎能奢望年轻学子迸发思想光芒?但现状终究是可以改变的,总要有人去尝试改变吧!
  
  尤其是国家级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岂能不断屈就当下学子越来越低的思想水平?它总要建立标高,供年轻人攀援。你向上引导,他们就会向上生长啊!
  
  作文是一个民族感受力、思想力的象征,太重要了,文明深厚的国家无一不重视作文的意义,并从小就着力引导学子热爱母语、学习以母语独立思考,而我们呢,从未真正把作文当作思想训练的工具,甚至还成了思想僵化、模式化的帮凶。因此,我赞成一些朋友的呼吁,作文应当单独考一场,否则不如取消!只有专场考作文了,中国人的母语水平才会真正提高!
  
  作文最终的目的是要解放考生的想象力,有自由的意趣和思维,能享受汉语之美,进而培养有独立思想的现代人。可现在,我们努力了几十年,似乎离这个目标反而越来越遥远了。
  
  我希望来年的作文,能转换思路,以真正接续上中国文明的传统,“先立其大”,视野可以宽阔点,着力点可以高远点。中国以文取士、以策取士有一两千年之久了,作文成就何等辉煌,这样一个文章大国,可不能没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啊!
  
  (以上观点,根据《南方日报》等媒体的记者电话采访录音整理而成。)
  • 上一篇文章: 8套高考作文题目最全汇总

  • 下一篇文章: 悼念谢璞老师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